慕维娅指着桌上那本书,“所以这个是?”
Rachel说,“这是一部美剧的原版剧本,我想背下来,以后口语跟写作都不愁啦,哈哈。”
慕维娅双手点赞,“我高中都没像你现在这么用功,惭愧。”
Rachel从桌上起来,歪着头说,“其实我是复读一年才考上K大的,以前的高中同学现在都大二了,所以我不能再浪费时间。咱这专业,难道毕业后都能考进外交部?反正我是不指望。既然不能转专业,那我就自学喽,好好学外语,顺便在宣传社小打小闹,以后寒暑假都去4A广告公司实习,大三就不待在学校了,到毕业的时候也算有两年工作经验。”
慕维娅听着听着,突然很懊恼,“我更惭愧了,我从来都没想过以后工作的事。”
虽然自己在写的小说也算事业,但是没有人能保证这部小说的前途或者说给她带来的前途。况且自己读的本是国际关系专业,如果用写小说这件事来逃避以后的就业压力,最后万一小说和本专业都两头空怎么办?
Rachel安慰她,“其实我太急功近利啦,上大学不只是为了找工作,还有很多更有意义的东西。你那么喜欢看书,多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会无心插柳柳成荫呢。”
“我感觉考上大学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以前刚进高一,就有明确的目标——考大学,现在考上大学了,却没有新目标了,以前的远大志向都跟着高考一起没了,‘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却成了咸鱼。”
Rachel虽然心思不在国际关系,但是看完纪录片之后,还是要跟慕维娅一起乖乖写2000字的观后感。
周六,难得不下雨。慕维娅早上醒来,在心里计算着此时英国的时间。这季节英国实行夏令时,当地时间拨快一小时,和东八区的时差变成7小时。
她夜里做了个梦,梦见林徊骑着车离去,她在后面喊他的名字,叫他等一等,他却没回头。
时差是一道无形的屏障,连在梦里都渐行渐远渐无书。
她常常会想,林徊现在在做什么呢?能想到的无非是睡觉吃饭上课,她对他在那边的生活一点儿都不了解。至从他去了英国,他们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在食堂吃过鸡汁豆脑和油条之后,慕维娅去图书馆继续修改小说。
今天修改一篇关于买房子的科幻故事,灵感来源是慕维娅高三时看的一篇统计数据:各地平均工资要多少年才能买一套房?
她在小说里写一对执着于存钱买房的年轻夫妻,二人都是中学教师,当发现靠工资买房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两个人开了个玩笑:如果每天都能领月薪就好了。
10号是两个人的发薪日,丈夫照例将钱转给妻子,妻子照例将三分之二的钱存入账户,剩下的钱作为日常开支。
睡觉之前两个人聊到账户余额,再次感叹如果每天都能领月薪就好了。
第二天两个人醒过来,发现手机上的日期居然不是11号,而是下个月的10号。
两个人带着疑惑的心来到学校上班,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总是被别人提醒:这个已经是上个月的事啦。
下午,两个人又收到了工资到账的短信。
第三天他们醒来,手机上的时间是下下个月的10号。
两个人这下明白了,他们现在真的过上了每天都领月薪的生活。
就这样高高兴兴过去了100天,真实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00个月,8年多了,两个人觉得账户里的存款足够买一套大房子了。
那天早上他们醒来,日期终于回到了11号,两个人兴奋地去看房子,但是当他们听了售楼员的介绍之后才知道,房价又经过了几轮攀升,他们日日领月薪积累下来的钱,现在只够买10平米!
暑假完成初稿的时候,慕维娅觉得这个故事又好笑又心酸,充满讽刺意义。但是现在重读一遍,发现自己没有写出主人公执着买房的原因,而且故事缺乏人情味。
改小说改到上午十一点半,饥肠辘辘时收到叶威廉发的微信消息。
“晚上我们学院有篝火晚会,明德中学的校友们要我务必把你请来,可否赏脸?”
人家热情邀请,慕维娅岂敢扫兴,“好呀,在哪里?”
“南Cao场。”
南Cao场就在慕维娅宿舍所在的11栋后面。
“OK,你们到了就通知我,我下楼就到。”
距离上次一起吃饭已经过去了两星期,叶威廉的措辞依然亲切熟络,倒也真像是朋友了。
他们算朋友吗?慕维娅看看窗外灰色的天,几枝合欢树叶在墙角摆成孤寂的特写,只做过短短一年同班同学而已,而且那时候也不算熟悉,根本来不及成为朋友吧?如果高二的时候叶威廉没去学理科,那他们后来应该会成为好朋友的,就像那时的林徊一样。
第四章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在慕维娅对高一那年为数不多的记忆中,有一件和叶威廉有关,关于《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