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卖这个事过了明路,没两天的功夫便召集齐了商户,开办了起来。
日子就选在八月中旬的周末,天公作美,艳阳高照,还冒出蓉市难得一见的蓝天,早上各家摊位一溜的在大商场外的广场摆开,很快就吸引到了不少逛街的行人。
广场面积很大,四十余顶红白间色的四角帐篷接连在一起,仿若交织的红丝带一般将广场划成纵横交错的街巷。聂振宏他们所在的机车厂社区分到了六顶帐篷,却差点放不下街坊邻居们捐赠义卖的物质。
没办法,老社区虽然没什么大商店,但横纵两条街上好歹也有近百家做生意的。就算不是每家每户都愿意参与到这件事中来,但热心积极的人也不少,还有一个坐拥好几套铺面的老大爷专门贡献了一间空铺子当做库房,用来存放大家捐出来义卖的东西。
不过短短几天时间,那库房就几乎被堆满了。
孙曼琴这几天也把裁缝店歇了业,一心一意地做义卖的准备工作。
她将每个街坊捐献的情况都一笔笔登记在册,什么人,提供了什么物品,价值多少,售价如何…… 每个街坊邻居的心意都被她仔细记录在了本子上,这不仅会用作义卖时参考,孙曼琴还想等甘婆婆的手术做完,亲手交到婆婆手里。
这件事孙曼琴同样没有瞒着可可。
小姑娘虽然才四岁多,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小和nainai相依为命的甘可可比同龄女孩都要早熟一些,很懂事。nainai不见了这么多天,甘可可只在最初的时候哭了一宿,第二天就擦干眼泪乖巧地问孙阿姨自己能帮什么忙了。
孙曼琴模糊了甘婆婆身体问题的严重性,告诉小姑娘她nainai只是生了一点小病,大家现在正在想办法筹钱让nainai快点好起来,让她不用担心,找小伙伴玩就可以。但甘可可一点不愿意出去,只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跟着孙曼琴,也不打扰她忙前忙后,有时候还能眼尖地帮把手。
孙曼琴心疼这么小的一个小姑娘还这么懂事,但见实在赶不走甘可可,便干脆把给义卖品贴价签的工作交给了小姑娘。每入库一件商品,孙曼琴在本子上记好价格,而甘可可就立刻在旁边调动拨盘,打印出数字价格贴在商品上。
等到了周末,六个摊位上的各种小商品都全部贴好了价,看上去琳琅满目,很是丰富。
由于老社区的街坊们周末大多都还要开铺子做生意,能够去义卖会守着的人并不多。除了孙曼琴带着小可可去,也就聂振宏报了名,还有隔壁街一家卖儿童玩具的老板举手了。
孙曼琴把名单交了上去,却被郝主任打了回来。郝主任说他们去的人太少了,摊位上如果没足够人手守,要不就撤点货。
甘婆婆手术费还没找落呢,大家哪里愿意撤货?孙曼琴便赶忙又联系了几户家中孩子大了的街坊,让他们提供几个靠谱的小年轻,于是最后,早点铺汪姐家的儿子汪小军、凉菜店三姐家的女儿杜子芸、加上潘美莲家的知乐,三个少年人便也加入了义卖队伍,成了义卖会上代表他们机车厂老社区的三个小老板。
“瞧一瞧看一看咯!新鲜的大rou包子!鲜rou的藕丁儿的香菇的,还有正宗茶叶蛋!”
“瓜子,新鲜炒好的瓜子,五香的焦糖的麻辣味儿的!还有防脱发的五黑粉,芝麻丸,除shi的薏仁粉,都是铁锅炒熟的,回家冲水就能喝!来,小姐姐,尝一尝?”
“凉席冰枕,夏天睡着空调都不用开!不长痱子不被虫咬,宝宝睡了不哭,老公睡了不打呼噜!买个回家呗!”
早上出来逛街遛弯的人不多,但也不算少。露天广场上,不时有行人停驻脚步,拿起摊位上的小商品翻看打量。而其中人格外多的一片,集中在广场的右侧。
那里吆喝的声音最大声,最卖力,让人忍不住将耳朵和视线投过去,看看到底卖的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值当摊主这么热情地叫卖。
聂振宏也身处这片受欢迎的摊位之中。只不过他没像一旁三个小年轻这么有活力,他只是坐在摊位旁,撑着额头看自家的小朋友认真摆码摊桌上的物品。
聂振宏将铺子里的小物件都打包带来了,什么钱包,锁头,钥匙扣,皮带,乱七八糟一堆。可惜主办方只提供了一张桌子和桌布,没有展示架什么的供大家摆放,各个摊位上基本都是一字将商品铺开了事。
聂振宏本也打算随大流这么做的,但林知却主动伸出手,把他们带来的东西一件件分门别类。等归置好了,小朋友又打开自己随身的背包,掏出几张画纸和彩笔出来。
“要画画?” 聂振宏问。
林知却摇摇头,低头把长条的纸张裁成正方形,然后开始翻折。
左右先叠两个三角,向上对折,背面再叠两个三角,又将上面的边翻下来…… 细长的手指灵活地翻飞,没等聂振宏看清楚每一步的动作,林知的指尖就撑开了折纸的中央,哗啦一声,平面撑开成了一个漂亮的立体。
“哇!~”
跟孙曼琴一同坐在另一个摊位上的小姑娘甘可可首先发出了惊奇的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