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子。除了随朕北狩,护驾有功者,萧赞,还有冀州韩氏等,也都立了大功。也都要加官。等册子写好了,朕会拿给大将军过目。”
贺兰逢春恭敬道:“陛下拿主意就好。”
云郁道:“朕还有一件事,想问大将军的意思。”
贺兰逢春道:“陛下请讲。”
云郁道:“朕想追封先父任城王为皇帝,先母任城王妃为皇后。这件事朕深思熟虑已久,诏书已经写好了,却迟迟不敢公之于众。恐朝野议论反对。经云灏这事,朕已经下定决心,过几日,朕会找个时间宣诏。”
儿子做了皇帝,想追封父母,也是人之常情。不过这件事,涉及到名分问题。帝王家,名分问题,从来是根本问题,牵涉多方利益——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到底是他们云氏内部的事,跟贺兰逢春也没啥关系。
“臣支持陛下。”
贺兰逢春道:“臣赞成给任城王和王妃追封。”
云郁看贺兰逢春不反对,心里稍稍有了些底气,邀请贺兰逢春:“朕今夜在华林园设了宴,款待功臣。时候还早,大将军可愿随朕往园中走走?”
贺兰逢春道:“陛下相邀,臣荣幸之至。”
云郁笑吩咐左右:“那便去请皇后一道来吧。大将军跟皇后也久日未见了,难得今日有空闲。”
落英是个没心没肺的,听说云郁叫她一起玩,便高兴,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云郁见了她,笑容温和了很多,牵着她的手,夫妻携行。贺兰逢春跟侍臣们不远不近跟在身后,一同享受着御园的美景,自己落日的斜晖。
晚上的庆功宴,韩烈自然也是去了。
宴上,云郁亲自敬他的酒,并让黄瑾宣读了给他封赐的诏书。韩烈本以为只是升官,没想到皇帝还封了他爵位,这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意味着韩氏往后也是贵族身份了。韩烈喜不自胜,声音洪亮地接旨谢恩。
贺兰逢春现在风头无两。此番忠心护驾,平定云灏陈庆之之乱,他立了大功,太原王之上,又加封天柱大将军,录尚书事,持节并都督中外诸军事。朝臣见了他恭维,说,太原王而立之年,便已做到了人臣顶峰。古今内外无出其右者。贺兰逢春心中却不以为然,他心想,三十岁做录尚书事,算了不起吗?他没记错的话,云郁十七八岁就做了侍中,相当于宰相之职。二十一岁就做了皇帝。本无资格继位的人,这才叫登峰造极。贺兰逢春对做皇帝这件事,有点执念。他现在三十岁,做臣子已经做到了顶,难道接下来的几十年,就只能止步不前了?人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想是要更进一步,那就只有——皇位。他望着坐在龙椅上,面容带笑的年轻君王,心情复杂。
他知道此时此刻云郁的笑容有多假。这种局面,皇帝笑的出来才有鬼了。
面上,云郁自然是表演的无懈可击,滴水不漏。他让侍臣不断地给贺兰逢春劝酒,天一杯地一杯,灌得贺兰逢春酩酊大醉。这人酒品不好,一喝了酒就要手舞足蹈,又是唱歌又是跳舞,逗的满朝文武哈哈大笑。众人都是醉的东倒西歪。落英看她爹爹跳舞,也跑去跟着一起跳,只有云郁跟身边的侍臣没喝酒,一直清醒着,面带笑容,在一旁文明观猴。
这一切,都跟阿福再无任何关联了。
当然,韩烈加官晋爵,的确是件大喜的事。韩家一身布衣,而今也算是有了身份。阿福挺高兴,心想,这下嫂嫂也当上了爵夫人,几个小侄子将来的前程也有望。韩烈这么多年一直靠女人资助,而今到岳父岳母面前总算能扬眉吐气。未来看起来,也挺好的。
阿福现在只盼着肚子里的小宝宝能健康长大,平安出世。
阿福现在迫不及待地想做母亲了。
韩烈本想在洛阳呆一段时间,等阿福身体好些了,再送她回并州,没想到才升了官几天,贺兰逢春便向朝廷请了旨,让他带兵去青州剿匪。很快,任命的文书很快就下来了。
军令如山,韩烈这下就有点懵了。
他有些疑惑,贺兰逢春以往有任何军事上的安排,都会事先跟属下商议的。尤其青州剿匪,不算小事。他去问贺兰逢春:“太原王,这事有点突然,怎么先前没听你提起过?”
贺兰逢春坐在案前,翻阅着书简,见他,抬了抬眼皮,道:“这是我的安排。”
贺兰逢春起身,道:“青州现在流民做乱,有两个郡的郡守跟着一同造反,陛下甚是忧心。我向陛下举荐的让你去平叛。先前平定云灏之乱你立了大功,这次如果你能够平定青州,我会顺便向陛下保举你担任青州刺史,如何?即便做不成刺史,做个郡守也是稳稳当当的。”
韩烈听说贺兰逢春要保举他做青州刺史,顿时受宠若惊:“末将怕辜负了太原王的器重。”
贺兰逢春对他信心满满:“这点小事,对你不在话下。”
贺兰逢春道:“你是我一手提拔起来的。让你去做青州刺史,我会放心。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我看好你。只要你肯用心王事,别说出人头地,来日封侯拜相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