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原来,温晨逸得知自己娘亲派人将温晨旭推进水里后,想到外面的传言,再加上他知道传言中的那个女人已经死了,便准备不管温晨旭这次会不会死都来个一不做二不休。
他想着反正当时也没人看到,直接将那些动手的下人除了,等温晨旭死后,再借着外面的传言说他是因那女子一尸两命后心中后悔不安,所以跳水随那母子二人去了。
看完温晨旭落水的原因,楚晟辰翻到后面,在看到放出流言的是刘宝锌时,不由皱起眉。
若他没记错,几个月前国子监祭酒李大人当朝告过刘宝锌调戏自己的孙女使其跳井自尽,当时他让刑部去查,后来却因为没有证据就不了了之了。
想到他只为了让谣言更严重就直接害死两条人命,楚晟辰点了点折子上的名字,眸中滑过一抹冷意。
看完过了一会楚晟辰才将折子放到一边,随即俯身探了探床上人额头。
因着还不到上朝的时间,楚晟辰收回手后干脆侧躺在他旁边闭眼小憩。
等到天刚露出些鱼肚白,福安走过来轻声道:“皇上,该上朝了……”
☆、第33章 早朝上的两三事。
先皇与先皇后乃是少年夫妻,因此对她很是敬重,是以后宫虽有其他妃子,宫里一直也只有皇后生的两个子嗣。
在先皇后仙逝后,先皇伤心了一段时间随后就将嫡长子立为太子,带在身边一心一意的教导他为君之道。
太子是看着楚晟辰出生的,因此对这唯一的嫡亲弟弟很是爱护。而楚晟辰对皇位也没有想法,甚至早就在心中决定——等皇兄登基以后就离开京城,亲自去看看他们楚家的万里江山。
看到皇家唯二的两位皇子兄友弟恭,加上太子也立了二皇子也没那个心思,满朝的大臣也不用纠结着站位的事,一心一意的跟着皇上太子走,一时倒也很和谐。
若按如此继续下去,等到先皇驾崩后太子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继位。偏偏许是没有帝王命,太子竟然年纪轻轻的就病逝了。
一手培养出来的太子不在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先皇受到打击,很快身体也垮了。
于是在先皇驾崩后。楚晟辰便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因他之前为避嫌从不与朝中人相交,所以满朝文武在没摸清他性子前都收敛了以往的姿态。
然而在发现新皇行事雷厉风行,并不讲什么情面后,老臣也不敢倚老卖老,新提上来的官员更是不敢出什么幺蛾子,所以新旧皇权交替后倒也没出太大的动荡。
这日早朝,楚晟辰照旧肃着一张脸坐在龙椅上,听着下面的大臣的奏报。
说来,楚晟辰在当皇子时还并不是一个喜欢成日冷着脸的人,只是刚登基时,每次上朝就听到下面的大臣吵吵闹闹。有一次他实在忍不住冷下脸后,却意外发现他们都静下来了,于是接下来再上朝时便无师自通的摆张冷脸出来镇着他们,别说效果还真不错。
从那以后,楚晟辰就渐渐的习惯了摆着张在他自己看来是严肃,在外人看来是高深莫测的表情。
温晨旭的事虽让他恼怒却没必要在朝上提起,因此询问了北方的旱情后,见再无人奏事,便示意福安退朝。
福安刚踏出一步。
“臣有事启奏!”
见出来的是言官,楚晟辰面上不显心中却忍不住皱了皱眉。
“臣要参奉直郎温信教子无方,纵容其子温晨旭与孝期女无媒苟合,甚至……”
听他奏的是此事,楚晟辰眼神凌厉的扫过去,“此事李大人又是从何处得知?”
听到这淡淡的语气和平缓的声调,有些老油条已经垂下了头,心道:不过是个从六品,还是个闲散文官家儿子犯的事,吃饱了撑才在皇上因为北方旱灾心情不好时参出来。
那位李大人不知同僚心中所想,还一脸正气的道:“启奏皇上,此事已经在京城里传遍。”
“那么李大人不知有一句话谓之:谣言止于智者吗?”
这话确是金口玉言的批他蠢了,李大人心中一跳,跪了下来。
其他大臣看他跪下来,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然而楚晟辰望着他,却还不罢休。
“既然李大人如此关心此事,就去刑部陪同查出真相,何日查明何日再上朝。若是查不出来,就直接留在家里种红薯。”
想到他刚刚对少年的诋毁,楚晟辰觉得这种糊涂虫留在朝廷也是多余。
听出这命令的重点是“真相”二字,莫说其他大臣,就是李大人也明白此事恐怕另有蹊跷,且看皇上这样子难道是已经知道真相了?要是这样的话,他又何必在朝上奏出来!
知道这下算是给自己找了个烂摊子在身上,李大人却不敢不领命。同时暗恨自己沉不住气,听到流言没有查证一番就贸然在朝上参奏。
李大人退下去后,再没有人有奏,于是福安便扬声宣布退朝。
在恭送皇上离开后,几位大人走过来道:“种红薯好啊,李大人亲手种出来的红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