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二日
“定射装填,方向辰时三刻,预射一轮,放!”
“嘭嘭嘭——”
天启十七年冬月二十七日,伴随着呼啸的炮弹打在莫卧儿帝国博格拉城城头,麓川的大明西军都督府兵马自贾木纳河以东抢渡,登陆恒河平原东部。
明军这个的战略意图很明朗,那就是戈西河以东,恒河以北的广袤平原。
拿下这里,大明与将与周国、蜀国接壤。
当然,这里并非是明军必须拿下的地方,只是拿下这里后,大明将进一步对小西洋诸藩加大掌控力度,并且能进一步发起平莫战争。
铁路也不用担心,贾木纳河和戈西河有许多沙州,建设大桥的难度比起长江简直小儿科。
因此,拿下这里完全可以作为洪承畴的一笔新政绩。
不过从这点也能看出,这是洪承畴的战略意图,而不是朱由检的战略意图,因为朱由检只想牵制莫卧儿,而不是想要占领它。
莫卧儿看似富裕,但实际上在小冰河的气候环境下,莫卧儿内部也存在粮食不足的情况。
如莫卧儿对大明在小西洋诸藩的入侵,之所以不能做到年年入侵,就是因为其内部年年爆发叛乱。
大明本身就已经有一亿六千多万张嘴在嗷嗷待哺,拿下可以莫卧儿虽然收获了平原,却也要收获数千万饥民的嘴巴。
如果不能安抚饥民,那大明在当地的支出就一直是负数。
大明自然可以镇压饥民,可问题在于镇压饥民之后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恢复战前生产。
大明现在已经自顾不暇了,对外出兵都只能进行三万人以下的中小规模出兵,何谈在莫卧儿当地保持十几万驻军来镇压叛乱呢?
这些理由就是朱由检迟迟不对莫卧儿动手的原因,当然除了这些,也包括了莫卧儿的存在可以制衡印度厮当的诸藩。
大明的疆域膨胀的太厉害,许多地方还没有吃透,想要没吃透的情况下就去占领其它地方,最后只会落得盛唐和明初的下场,渐渐缩水。
洪承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只把战争局限在了戈西河以东。
戈西河以东的冲积平原人口并不算少,约有三百万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了两千多万亩耕地。
这还只是已经开发的耕地,除了这些,还有六千多万亩未开发的平原。
了解到了这些,洪承畴才会决定出兵拿下这里,依托这里来和莫卧儿进行拉锯。
洪承畴也很无奈,麓川虽然平原众多,物产丰富,甚至在恒河以东也拥有广袤平原地区。
可奈何,这里开发的时间并不久远,当地居住的土民数量和耕地数量也就刚刚够自给自足,想要开发,只能让朝廷调足够多的拖拉机。
但问题在于,除了内陆地区,沿海地区朱由检基本不会让拖拉机出现在与邻国交界的地方。
洪承畴能够理解朱由检的想法,毕竟拖拉机放在这种沿海,并且拥有邻国的地方,那一旦被偷窃,将是大明不可承受之痛。
因此想要开发麓川西部平原,只能让麓川西部平原变成内地。
想让这里变成内地的最好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孟加拉北部平原拿下。
拿下当地后,只要更换大明的稻种,然后把三百万土民驱赶向戈西河对岸的莫卧儿,那大明就可以凭借这块地方养民二百万,再养军三万。
以汉军三万,足以横扫莫卧儿。
“放!”
“嘭嘭嘭——”
炮弹在博格拉城的城头不断打出尘土,对于还在使用石砌、土城技术的莫卧儿来说,明军的三百门二十四斤燕山大炮简直要命。
每轮炮击,博格拉城都要遭到三百枚二十四近石弹的炮击,除此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六百多门的五斤、十斤燕山火炮。
如果说炮击还不算什么,那搭配了望远镜和步枪的狙击兵就让莫卧儿成为了单方面挨打的一方。
城头的莫卧儿军队一旦想要再明军火炮停下的时候反击,立马就会遭到明军步枪骑兵的打击。
隔着三百来步的距离,莫卧儿想要用火炮打击扩散在数千亩土地上的数百名明军步枪骑兵,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根本摸不到。
渐渐地,当黄昏到来,博格拉城已经满目疮痍。
“按照这种速度,两天以内,此城必破。”
贾木纳河畔的明军营垒内,洪承畴用千里镜看了看战场,微微颔首表示十分满意。
“伯爷,这地方确实不错,干脆把当地的人留下好了。”
在洪承畴观摩的时候,木懿正在打量四周的土地。
不得不说,作为水资源十分充沛的地方,孟加拉三角洲的冲积平原确实肥沃。
这样的肥沃让早已习惯了麓川平原的木懿都忍不住有些心动,因此不由地想留下当地的莫卧儿百姓。
只可惜面对他的想法,洪承畴却摇头拒绝道:
“不用,我要驱赶此地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