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睿给他发了上百条晚安,每天晚上一条,像是在做打卡运动。
祝君没有让自己的思维太过发散,他简单编辑了一条短信,点击了发送。
“安睿,明天不要再用集体请客的借口来送我吃的了。很感谢你的心意,但已经对我造成了困扰,我并没有很高兴。”
祝君发完了短信,又想起来安睿很可能出国后也暂时停用了国内的手机号码,他正纠结着,只听“叮——”的一声——他收到了安睿回复的短信。
“只是凑巧请了一次甜点和一次午餐,以后不会再这么安排了。祝君,真高兴你又重新用了这个号码。”
我用这个号码只是为了给你发短信,等会儿就卸卡。
祝君写完了这句话,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除了内容,他干脆不回复安睿了。
--
祝君第二天刚到办公室,就被人喊去开会,这个剧组编剧们的权利很大,每次剧本发生改动后,主要的演员要聚在一起开剧本研读会,斟酌改好的剧本。而祝君作为编剧助理,也要旁听并记录下修改意见。
祝君的位置原本是靠后的,但总编剧对他有些印象,知道他和安睿是朋友,直接喊他的名字,想把他叫到了前面,挨着安睿坐。
祝君有些尴尬,正想开口拒绝,安睿却站了起来,他说:“我过去就好了,刚好离编剧的团队近一点。”
总编剧挥了挥手,说:“去吧去吧。”
安睿也没有架子,自己拎着个凳子向后走,祝君看到了周围的一些演员,表情是纯然的钦佩和赞赏,作为前任粉丝的DNA动了一下,他几乎笃定在之后的媒体采访中,一定会有人提及这一幕,并夸赞安睿“没架子”“平易近人”“尊重剧组的所有工作人员”。
所以,该说安睿情商真高么?
安睿把凳子放在了祝君的身边,用只能让他们两人听到的声音说:“我知道你不爱去前面,但总编剧的也不好直接拒绝,我就过来了。”
“哦,谢谢。”祝君回了一声,平摊开笔记本,准备开始记录。
剧本研讨会正式开始了,安睿作为主演之一,有很多涉及到他的台词。安睿在祝君的身边有理有据地参与讨论,除了中文外,英文也说得不错,但法文就差很多了,毕竟刚开始接触,只能听懂一些日常用语。
祝君一开始只是旁听,但当他注意到在总编剧用法语阐述编导相关的专业名词时,忍不住看了看安睿,一点也不意外地从他脸上看出了一丝茫然。
祝君压低嗓音解释了那句专有名词的中文,又写在了笔记本上,向安睿的方向推了推。
安睿像是没太听清,很自然地低头看了一眼祝君的笔记本,再抬起头的时候,脸上的茫然已经消失了。
帮了第一次,第二次也就变得容易,安睿和工作人员的交流在祝君的协助下变得更加流畅,但他们的小动作瞒不住一直盯着他们的总编剧。
“嗨,祝,不要只顾着翻译,你也来说点什么吧,关于刚刚我们讨论的那段剧情。”
祝君很从容地站直了身体,将笔记本翻到了前一页,他用流畅的法语发言,观点鲜明,内容算是可圈可点,总编剧记录下了几笔,放过了他,开始“蹂躏”其他人。
一场剧本研读会开了将近三个小时,结束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安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问祝君:“要不要一起吃午饭?”
“你不是知道答案,为什么要明知故问?”祝君背起来了双肩包,似乎下一秒就要离开了。
“你刚刚帮了我,我想请你吃饭作为感谢。”
“那倒不必,换任何人在我身边,我都会帮他的。”
“但你不会拒绝他们请客吃饭的邀请。”
还真是这样,祝君无声地叹了口气,他说:“我该走了,你慢慢收拾。”
“我收拾好了,一起走吧。”安睿把剩下的东西一股脑地塞到了手提包里,也跟着站了起来。
“……”
祝君瞅了瞅安睿,实在拉不下脸说一句“我要自己走,你别跟着我”。他没说什么,安睿就权当他默认了,他们并肩向外走,阳光下的影子也重叠在了一起。
“祝君,刚刚我有种错觉,我们好像同学,你是好学生,我是差学生,我快答不出问题了,你悄悄地来帮我。”
“……那真是你的错觉了。”
“如果我们真的是同学,那好像很不错,我可以和你一起上学、放学,然后一起长大。”
“你想多了,我的学校你应该交不起学费。”
而且,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同龄,我可能不会喜欢上你,可能不会成为你的粉丝,那我们压根不会有任何交集。
“不止交不起学费,很可能我们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安睿说出了祝君没有说出的话语,甚至了还补充了一点内容,“而且,邵东读书的时候,出国游学了一年,这样回来才和你一起读的高三。我和你一样大,那还好,要是你和我一样大,邵东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