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强小说网

喜欢本站请下载app,无广告阅读

分卷阅读116

+A -A

    朝中一时人人自危起来,凡是与大阿哥和太子往来匪浅的官员们,都开始战战兢兢,想着怎么与他们撇清关系。当初太子何等风光,大阿哥何等受宠,有谁能够料到,他们竟会有沦为阶下囚的一日?只能说,造化弄人。

    可以说,琼华得到的荣宠,对于一个公主而言,已经达到了极致。大清自开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哪个公主能得到如她一般浓厚的荣宠,非但可以自己挑选驸马,且一子二女还有爵位可以承袭。有了这些,只要日后她的孩子们不参与到谋逆大罪之中,日后一世的富贵荣华是可以保证的。

    眼下诸位阿哥们之中,就属胤禛势头最好。若是赶在康熙册封胤禛为太子之前,就站上胤禛的船,指不定他们还能捞个从龙之功呢!自古以来

    在得知,把药物给予康熙的是固伦嘉和公主,且公主事先并不知道康熙会患病,只是极为巧合地将药物装进了香囊中,用来祈祷康熙的平安后,他们直呼,大清公主一定是个受到神明宠爱的孩子。

    至于三阿哥……一见太子被太皇太后拘禁了起来,这几日上蹿下跳的,着实让人厌烦的很。一想到他,太皇太后眼中就不由流露出厌恶之意,显然,她根本不认为三阿哥有资格做储君。

    由于康熙对琼华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容,又因为胤禛为他遍寻神医的孝心而大肆褒奖了他,不少墙头草蠢蠢欲动,想要转投四阿哥门下——依照太子这次所犯的罪过,被废是在所难免之事,大阿哥也是同样。

    康熙见爱子风尘仆仆,满脸疲惫,自然应了。

    在这期间,胤禛也搜罗了不少神医来,有民间奇人,有外国传教士,不管能不能治好康熙的病,这至少说明他是真的对康熙的病上了心的。太皇太后见状,不由暗自点头。

    有征战噶尔丹凯旋的功绩在前,大难不死的事实在后,又有推广神药为百姓们治病的善举,一时之间,百姓们对朝廷的拥护,达到了最高点。

    太皇太后只是将佟皇后母女接了回来,由于康熙还未返京,她没有公布康熙的真实情况。

    琼华一番话合情合理,康熙听了,自然也就允了。如此一来,两名传教士也算是能够派上大用了。不久后,他们便被康熙派了出去,忙得不可开交。

    此次最大的功臣琼华自然不消多说,得了康熙好一阵嘉奖不说,康熙还对她作出了允诺,其一,她日后的驸马可由自己来挑选,其二,她的孩子之中,长子与次子都有侯爵之位可以承袭,长女也可得郡主之位。除此之外,康熙亲自将她的食邑涨了一半,又将内务府为她攒的嫁妆加厚了三成。

    倒是胤禛找来的两名传教士颇有意思,他们详细地向康熙问了他当时生病时的具体表现,而后他们猜测,康熙得的应该是疟疾,并向康熙询问康熙服用的药物。在得知康熙所服用的药物与他们随身携带的药物一致后,不由惊叹地道,没想到大清竟也有这等精于医学和制药的人物,不知那人是谁,他们想好生与之结交一番。

    太皇太后本就喜欢琼华,如今琼华又立下了这样大的功劳,她自然如释重负,心中欢喜,立马派人去将琼华接回了身边。这样乖巧、命格又这般好的孙女,合该一直留在身边儿!

    胤禛也这样认为。不过,胤禛为了康熙的病情在全国范围内搜罗神医之事,所有人都知道。尽管康熙看起来除了伤势没好之外,没有什么大碍,胤禛还是恭敬地恳请康熙让大夫们看一看。

之,这次康熙能够保住性命顺利脱险,琼华功不可没!

    三日后,康熙返京。他回京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太子和大阿哥给圈禁了起来,连同他们各自的党羽,也没有放过。

    康熙因琼华给的药脱险之事太过巧合,也太过离奇,除了一早便从密信中得知实情的太皇太后外,别的人压根儿就没往这个方面想,他们都以为康熙压根儿没得过病呢。

    这孩子纯善仁孝,是个好的,当初把他抱到佟皇后身边儿养着,果然没错。佟皇后养出来的孩子,一个比一个懂事。在太子谋逆、大阿哥也图谋不轨的情况下,自然是胤禛最适合继任太子。

    每年大清都有不少人会得疟疾死去,琼华趁机向康熙提议,任用这两名传教士,在民间推广此药。当然,与杂交水稻一样,这种药物得以朝廷的名义来推广。疟疾如今在百姓们眼中是一种不治之症,若是朝廷能够为百姓们治好这个病症,自然会更加得民心。

    眼看着康熙安然无恙地回了京城,文武百官们也都反应了过来。康熙哪里是病危啊,分明是借着受伤之事发挥了一番,来考验底下儿子们以及臣子们的忠心,只可惜,大阿哥和太子没能经受住考验。

    他搜罗来的人,果然有些真本事,民间神医虽不擅长治病,但极擅长为人调养身子,他直言康熙大病初愈,需得好生调理,才能不留后遗症,随后为康熙开了一些温补的方子。康熙竟他开的方子交给太医们看了之后,确认对身体有益无害,便按照他的调理方法派人去煎药了。

    对此,康熙表示颇为认同,龙心大悦之下,他将那两名传教士留了下来,准备委以重用。


【1】【2】【3】【4】
如果您喜欢【小强小说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